《对香港道一声谢谢!》修订版 原创作者:慎说sk
“七一”那天,顺利推送这篇视角不同的文章,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理解,转发者众多,截止7月5日该文被删除前,已有百万人阅读,这足以说明人们对香港的认识还是理性客观的居多,也足以说明还有很多人关心香港的过去和未来,香港的繁荣与稳定,也直接影响着内地许多人的命运。
从1841年鸦片战争香港岛被强占到南京条约清政府“正式”割让港岛,从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到1898年拓展新界,港岛、九龙、新界,这些原本属于广东人文化记忆的词汇在屈辱中让我们刻骨铭心。从港英时期的法治到内地人的偷渡,从港警腐败到引以为傲的廉政公署,从遮风避雨的港湾到自由出版的媒体乃至繁荣的娱乐业,这个昔日小小的渔村有着太多我们曾经仰望的地方。
一面是曾经丧权辱国出卖同胞历史的悲惨,一面是港人文明法治严格社会的进步;我们咒骂着英国人曾经的野蛮,却又不得不佩服英国人的成就;我们担忧香港人成为非我族类,可本是同根生的情感又让我们密不可分。英国殖民香港历经百年,留下许多令人难忘的记忆,做为东方对西方留存的窗口,见证了中国的沧桑巨变,许多人在危难时刻,也得到香港资助、接纳和庇护。
香港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更是扮演着进步力量的角色,无论是早期孙中山闹革命还是抗日战争时期乃至国共内战时期,香港人都无悔无怨地给予过支持。史料记载,当年孙中山为了闹革命,不少于三分之二的经费是从香港筹来,至于筹款的数额有多少,史学家恐怕没有算这笔细账。从1895年开始,孙中山利用只中会、同盟会为反清反袁乃至北伐筹措革命经费,特别是为广州起义武昌起义以及日后的北伐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。没有香港这块英属殖民地的庇护,孙中山的革命事
...
Read more »